从我有记忆开始,拖延症就一直是我的难题。我相信许多人也和我一样,希望能找到某种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大多数关于拖延的研究将其原因归结为以下两点:
- 动机不足:通常当任务枯燥而且缺乏明显好处时,我们容易产生拖延。
- 完美主义:这通常源于对任务难度的误判以及对未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恐惧和压力。
要解决拖延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提升任务的动机和降低任务的难度。
根据福格行为模型(B=MAP),一个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M)、能力(A)和提示(P)三者的共同作用。而在《微习惯》中提到,动机很难持久,因此避免拖延的有效方法是增加提示的频率和提升自身能力。当然,提升频率并不总是容易,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降低任务的难度来实现目标,让任务变得轻而易举。
例如,如果你需要完成一个大项目,可以将其拆分为一系列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给自己一些正面的反馈。这样不仅可以逐步建立起完成任务的动力,还能逐渐增强自己的能力感,最终克服拖延。